中心动态

News

中心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中心动态 >> 中心动态 >> 正文

我中心研究员向有强做客孔学堂溪山书会第十二期

发布日期:2020-06-22    作者: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赵毫     来源: 天眼新闻    点击:

作为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,端午节为什么会成为我国各地民族和地区共同分享的节日?端午节有着怎样丰富多样的生活习俗?端午习俗背后,承载着怎样的文化记忆和精神内涵?今天过端午节的现实意义在哪里?……

6月20日,贵阳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副教授向有强做客孔学堂溪山书会第十二期,分享了端午习俗与“屈原情结”形成的相关话题。和多数有关端午的讲座不同,他主要从端午何以一个恶节变成佳节,以及屈原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地位几方面,讲述了这一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。


古代的端午,竟然是一个不详的日子

  
对于端午节的起源,向有强表示其实有辟邪除祟和禳灾祈福、图腾崇拜与祭龙、纪念特定历史人物等几种。在农耕文明时代,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现象的变化与农事播种、收获、农闲、祭祀、祈祷等有关,故将这些特定的日子命名为节日,便于记忆与组织生活。如西晋·周处《风土记》:“仲夏端午,谓五月五日也,俗重此日也,与夏至同。”
  
和今天人们对端午节的看法不同,远古时期的端午,其实被人们当做一个恶日来对待。因此,这一天的重要内容就是辟邪除祟和禳灾祈福。如《礼记·月令·仲夏之月》就说:“日长至,阴阳争,死生分。”而民间,也有重五是“死亡之日”的传说,都是古人视端午为恶日的证明。
  
正因如此,便衍生出了许多辟邪除恶的习俗。如为避“端五”忌讳,特地改称“端午”,并采药制药,以治百病。之后,人们甚至通过悬挂艾草、菖蒲、胡蒜等装饰来逐疫祈福,或贴符以驱鬼除祟,抑或在服饰上佩戴香包,手缠五色线,系红布,戴石榴花、挂葫芦等,以辟邪消灾。又或者,通过吃粽子,吃五黄、五毒饼、朱砂酒等,来达到辟邪除恶的心愿。
  
   唐宋时期,端午习俗发生了转变
  
向有强研究发现,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祭祀辟邪除疫仪式,逐渐发展演变成端午节的民俗仪式和形式。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,到唐宋时期,端午节日逐渐由恶日变成佳节,节日气氛也由虔敬肃穆转向娱乐欢庆,民俗意味越来越浓,宗教祭祀意味越来越弱——至今,商业气息、表演性质、休闲娱乐和消费氛围越来越浓。


这样的转变,在大量的诗词中都留下了记载。如唐代诗人元稹在《表夏十首》其十中写道:“逝者良自苦,今人反为欢。哀哉徇名士,没命求所难。”宋代大诗人苏轼在《少年游·端午赠黄守徐君猷》中也写道:“好将沉醉酬佳节 ,十分酒,一分歌……”

  
“唐宋竞渡、宴饮的新型娱乐方式,活跃于大江南北。尤其是宋代,商业发达,经济繁荣,享乐成风,上至皇王达官,下至士庶百姓,皆以娱乐为主。”向有强表示,唐宋两代竞渡尤为盛行,不少诗词中,都描写了竞渡壮观场面,气势庞大,参与者多。
  
他发现,唐代的端午宴会以宫廷宴会居多,不仅充满节日的欢乐,而且增添了许多封建统治的色彩。彼时,皇帝往往在端午日会赏赐大臣衣服、扇子和百索等礼物,官员也要向皇帝进奉礼物,也以衣服为最常见。宋代也有恩赐,但以私人宴会居多,苏辙、苏轼、欧阳修、陆游等大诗人,都留下了游乐赋诗的诗作。宋代士人的这种端午游?之风,是当时天下太平、经济繁荣,人物风流的体现。
  
向有强表示,唐宋时期,各种端午习俗形成,古代驱邪除祟等仪式也得以保留,但相比而言不论宫廷、民间皆更重美好的祝愿。如李隆基《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》记载:“穴枕通灵气,长丝续命人。四时花竞巧,九子粽争新。”
  
 不同时代,人们对屈原的情感不同
  
多数人所不知道的是,历史上的端午节,其实和许多历史人物相关,如介子推、伍子胥、孝女曹娥及屈原。但在所纪念的人物中,屈原最为广大民众所接受。这说明,屈原不仅拥有崇高的历史地位,其人格魅力对高层的政治生活和地层的日常生活,都有着重要影响。而不同的时代,人们对屈原的态度,其实也不尽相同。
  
向有强讲解道,唐代人写屈原,往往借屈原写个人怀抱。如白居易《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·竞渡》写道:“竞渡相传为汨罗,不能止遏意无他。自经放逐来憔悴,能校灵均死几多?”宋代由于激烈党争,以及两次家国之痛,士大夫的端午诗词中,也就更多地聚焦屈原。如苏轼《六幺令·天中节》写道:“感叹怀王昏聩,悲戚秦吞楚。”晁补之《消息·端午》则感慨:“想沈江怨魄归来,空惆怅、对菰黍。”
  
“南宋末年,国势日蹙,无可挽回,个人的清醒对大局也无济于事,文学中更加突出了屈原的孤忠和怨愤,赞扬其高洁品格,表达士大夫挥之不去的感伤和压抑,诉说无处诉说的国仇家恨和内心的痛苦愤懑。一边伤时伤国,一边无力挽救,只能寄托诗酒之间。”向有强表示,把对屈原的歌唱和崇拜推向高潮的是南宋末年宰相诗人文天祥,其所写多的多首端午诗,均表达了对屈原的悼念。如《端午感兴二首》写道:“当年忠血堕谗波,千古荆人祭汨罗。风雨天涯芳草梦,江山如此故都何。”
  
他说,元明清以后,屈原的端午书写继续沿着宋人书写的方向发展,并在一些方面有深化和拓展。如明代的汤显祖就写道:“独写菖蒲竹叶杯,蓬城芳草踏初回。情知不向瓯江死,舟楫何劳吊屈来 。”
  
“对屈原的认识、评价和阐释,自汉代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,屈原形象随之呈现出丰富的历时性变化。”向有强说,传统屈原阐释的主题是“忠君”,然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,以现代意义的“爱国”来评价屈原已成为常态,屈原的“爱国诗人”形象在当下更是深入人心。因此,以“爱国”取代“忠君”,是近代以来屈原阐释发生的最为重要的变化,也是屈原情结的内涵变化。